考量到準備考試時~常常會需要安裝套件
也順便研究一下yum server如何架設
測試系統RHEL5
首先先確認是否有安裝FTP server套件
#rpm -qa grep vsftp
確認安裝後~將FTP server設定起來
使用預設路徑/var/ftp/pub
再將安裝光碟內所有檔案copy 至裡面分享
為方便管理
另外新增資料夾
#mkdir /var/ftp/pub/server
#mount /dev/cdrom /mnt
#cp -R /mnt/* /var/ftp/pub/server
若有多張光碟重複上步驟即可
因要建立yum 倉儲管理庫
固需要createrepo這個套件
RHEL預設不裝
直接到/var/ftp/pub/server/Server 底下
rpm -ivh 裝起來即可
裝完後
#createrepo /var/ftp/pub/server
即可完成yum server架設
Client 設定方式
#vim /etc/yum.repo.d/*.repo
更改baseurl路徑如下
baseurl=ftp://127.0.0.1/pub/server
星期二, 6月 02, 2009
星期日, 8月 03, 2008
練習~設定apache使用者於家目錄建網頁 最後完成版
之前做的雖然有達到我的需求但還是不夠完美
所以花了點時間研究一下
(此次練習是為分校要開丙級硬體裝修課程所需環境而測試 )
首先需要讓每個使用者可以開啟個人網頁
1.編輯/etc/httpd/conf/http.conf
尋找
UserDir disable
#UserDir public_html
將它改為
#UserDir disable
UserDir public_html
2.service httpd restart
3.在使用者家目錄 新建public_html 資料夾並修改權限755
4.修改~ 權限為755(chmod 755 ~
5.在Public_html 目錄底下新增index.html
以上為先前作法
但現在需求ftp登入預設位置/home/*/web
所以去修改/etc/passwd 在使用這家目錄後面加上/web
雖然如此可以讓ftp登入時即在web目錄下
但會發現個人網頁卻無法觀看
所以再次更改/etc/httpd/conf/http.conf
將原先UserDir public_html
改為 UserDir .
即可
service httpd restart
測試
htp://127.0.0.1/~*
成功
但會發現每次都需要在帳號前加上~很麻煩
爬了一下文看到
http://dark-circles.us/rewrite.php/read-420.html
此篇文章
試試看
切換目錄到 /var/www/html
執行
ln -s /home/t00/web t00
即可
測試看看
果然 127.0.0.1/t00就不需要再打~
讚
所以花了點時間研究一下
(此次練習是為分校要開丙級硬體裝修課程所需環境而測試 )
首先需要讓每個使用者可以開啟個人網頁
1.編輯/etc/httpd/conf/http.conf
尋找
UserDir disable
#UserDir public_html
將它改為
#UserDir disable
UserDir public_html
2.service httpd restart
3.在使用者家目錄 新建public_html 資料夾並修改權限755
4.修改~ 權限為755(chmod 755 ~
5.在Public_html 目錄底下新增index.html
以上為先前作法
但現在需求ftp登入預設位置/home/*/web
所以去修改/etc/passwd 在使用這家目錄後面加上/web
雖然如此可以讓ftp登入時即在web目錄下
但會發現個人網頁卻無法觀看
所以再次更改/etc/httpd/conf/http.conf
將原先UserDir public_html
改為 UserDir .
即可
service httpd restart
測試
htp://127.0.0.1/~*
成功
但會發現每次都需要在帳號前加上~很麻煩
爬了一下文看到
http://dark-circles.us/rewrite.php/read-420.html
此篇文章
試試看
切換目錄到 /var/www/html
執行
ln -s /home/t00/web t00
即可
測試看看
果然 127.0.0.1/t00就不需要再打~
讚
星期四, 7月 31, 2008
練習~設定apache使用者於家目錄建網頁
1.vi /etc/httpd/conf/httpd.conf
尋找
UserDir disable
#UserDir public_html
將它改為
#UserDir disable
UserDir public_html
2.service httpd restart
3.在使用者家目錄 新建public_html 資料夾並修改權限755
4.修改~ 權限為755(chmod 755 ~
5.在Public_html 目錄底下新增index.html
完成
測試方式 127.0.0.1/~t01
尋找
UserDir disable
#UserDir public_html
將它改為
#UserDir disable
UserDir public_html
2.service httpd restart
3.在使用者家目錄 新建public_html 資料夾並修改權限755
4.修改~ 權限為755(chmod 755 ~
5.在Public_html 目錄底下新增index.html
完成
測試方式 127.0.0.1/~t01
星期一, 8月 21, 2006
Ghost
一、Ghost簡介
1. Ghost稱為「General Hardware Oriented System Transfer」,一般硬體定位系統傳輸,可視為硬碟版的Diskcopy,但是它的資料來源可以是整部硬碟或單一分割區,而拷貝的結果除了能寫入硬碟外,還可以儲存成檔案。
2. Ghost版本有Ghost2000(6.0版)、Ghost2001(6.5版)、Ghost2002(7.5版)、以及Ghost2003(8.0版),Ghost從2002版後開始支援NTFS格式,可以複製NTFS格式的分割區,或者將它壓成Image檔。
二、Ghost互動模式
1. 硬碟複製
(1). Disk To Disk(硬碟對拷)
(2). Disk To Image(硬碟製作成映像檔)
(3). Disk From Image(還原映像檔至硬碟)
2. 分割區複製
(1). Partition To Partition(分割區對拷)
(2). Partition To Image(分割區製作成映像檔)
(3). Partition From Image(還原映像檔至分割區)
3. 檢查硬碟和映像檔
(1). Check Image File(檢查映像檔)
(2). Check Disk(檢查硬碟)
三、Ghost批次模式
批次模式可以使Ghost自動執行還原、備份,使用者完全不需介入,即可達到還原、備份的目的,甚至有些功能是互動模式所做不到的,完整語法如下:
-Clone複製~
-Clone , Mode=複製模式 , Src=來源磁碟、分割區、Image檔 , Dst=目的磁碟、分割區、Image檔
1. Mode用來指定要使用哪一種複製模式,共有Copy、Dump、Load、PCopy、
PDump、PLoad六種模式
(1). Copy-由磁碟到磁碟的複製(Disk To Disk)
(2). Dump-由磁碟到檔案的傾印(Disk To Image)
(3). Load-由檔案到磁碟的載入(Disk From Image)
(4). PCopy-由分割區到分割區的複製(Partition To Partition)
(5). PDump-由分割區到檔案的傾印(Partition To Image)
(6). PLoad-由檔案到分割區的載入(Partition From Image)
2. Src指定當Ghost運作時,來源磁碟、分割區和Image檔的位置
(1). Copy-來源磁碟號碼,例:1代表第一顆硬碟
(2). Dump-來源磁碟號碼,例:1代表第一顆硬碟
(3). Load-Image檔名,例:F:\Gjun.gho
(4). PCopy-來源分割區號碼,例:1:2代表磁碟1的第2個分割區
(5). PDump-來源分割區號碼,例:1:2代表磁碟1的第2個分割區
(6). PLoad-Image檔名存放路徑加分割區號碼,例:F:\Gjun.gho:2,或1:4\Gjun.gho:2,代
表Image檔的第2個分割區
3.Dst 指定當Ghost運作時,目的磁碟、分割區和Image檔的位置
(1). Copy-目的磁碟號碼,例:2代表第二顆硬碟
(2). Dump- Image檔名,例:F:\Gjun.gho
(3). Load-目的磁碟號碼,例:2代表第二顆硬碟
(4). PCopy-目的分割區號碼,例:2:2代表磁碟2的第2個分割區
(5). PDump- Image檔存放路徑加檔名,例:F:\Gjun.gho或1:4\Gjun.gho
(6). PLoad-目的分割區號碼,例:2:2代表磁碟2的第2個分割區
4. –sure這個指令可以讓Ghost不會送出最後確認是否要處理的提示訊息
5. –rb這個指令可以讓載入或複製動作完成後,系統會自動重新開機
-Chkimg檢查映像檔~
-Chkimg , 來源映像檔路徑
四、映像檔分割、壓縮和密碼保護
1. 分割映像檔
(1). –Split = 設定超過多少MB就分割
2. 壓縮映像檔
(1). -Z或-Z1為一般壓縮,相當於Fast
(2). –Z2為高度壓縮,相當於High
(3). -Z3~-Z9為其它倍率壓縮,數字越大代表壓縮率越高
3. 設定映像檔密碼保護
(1). –Pwd = 密碼設定值(沒有大小寫之分)
五、使用Ghost Explorer編輯映像檔
1. 還原映像檔中的資料
2. 新增檔案至映像檔中
3. 刪除映像檔中的資料
4. 重組映像檔
六、製作Ghost自動還原光碟
1. 必備檔案
(1). Io.sys、Msdos.sys、Command.com--DOS開機三大檔
(2). Autoexec.bat--開機自動執行批次檔
(3). Config.sys—系統組態檔,用來安裝DOS環境下週邊的驅動程式
(4). Mscdex.exe—DOS環境下光碟機的執行程式
(5). Oakcdrom.sys—光碟機的萬用驅動程式
(6). Ghost.exe—Ghost執行檔
2. 事前準備
(1). 製作一片內含DOS開機三大檔的磁片,並將所有檔案複製到磁片內
(2). 開啟Autoexec.bat,加入Mscdex.exer/D:CDROMr/L:Y這行指令
(3). 開啟Config.sys,加入Device = Oakcdrom.sysr/D:CDROM這行指令
(4). 開啟Autoexec.bat,加入Ghostr–Clone,Mode=Pload,Src=@CD:1,Dst=1:1
3. 製作還原光碟及回復
(1). 在DOS模式下輸入
Ghostr–z9r-rb
(2). 將BIOS的開機順序設定成光碟機開機,即可自動還原系統
1. Ghost稱為「General Hardware Oriented System Transfer」,一般硬體定位系統傳輸,可視為硬碟版的Diskcopy,但是它的資料來源可以是整部硬碟或單一分割區,而拷貝的結果除了能寫入硬碟外,還可以儲存成檔案。
2. Ghost版本有Ghost2000(6.0版)、Ghost2001(6.5版)、Ghost2002(7.5版)、以及Ghost2003(8.0版),Ghost從2002版後開始支援NTFS格式,可以複製NTFS格式的分割區,或者將它壓成Image檔。
二、Ghost互動模式
1. 硬碟複製
(1). Disk To Disk(硬碟對拷)
(2). Disk To Image(硬碟製作成映像檔)
(3). Disk From Image(還原映像檔至硬碟)
2. 分割區複製
(1). Partition To Partition(分割區對拷)
(2). Partition To Image(分割區製作成映像檔)
(3). Partition From Image(還原映像檔至分割區)
3. 檢查硬碟和映像檔
(1). Check Image File(檢查映像檔)
(2). Check Disk(檢查硬碟)
三、Ghost批次模式
批次模式可以使Ghost自動執行還原、備份,使用者完全不需介入,即可達到還原、備份的目的,甚至有些功能是互動模式所做不到的,完整語法如下:
-Clone複製~
-Clone , Mode=複製模式 , Src=來源磁碟、分割區、Image檔 , Dst=目的磁碟、分割區、Image檔
1. Mode用來指定要使用哪一種複製模式,共有Copy、Dump、Load、PCopy、
PDump、PLoad六種模式
(1). Copy-由磁碟到磁碟的複製(Disk To Disk)
(2). Dump-由磁碟到檔案的傾印(Disk To Image)
(3). Load-由檔案到磁碟的載入(Disk From Image)
(4). PCopy-由分割區到分割區的複製(Partition To Partition)
(5). PDump-由分割區到檔案的傾印(Partition To Image)
(6). PLoad-由檔案到分割區的載入(Partition From Image)
2. Src指定當Ghost運作時,來源磁碟、分割區和Image檔的位置
(1). Copy-來源磁碟號碼,例:1代表第一顆硬碟
(2). Dump-來源磁碟號碼,例:1代表第一顆硬碟
(3). Load-Image檔名,例:F:\Gjun.gho
(4). PCopy-來源分割區號碼,例:1:2代表磁碟1的第2個分割區
(5). PDump-來源分割區號碼,例:1:2代表磁碟1的第2個分割區
(6). PLoad-Image檔名存放路徑加分割區號碼,例:F:\Gjun.gho:2,或1:4\Gjun.gho:2,代
表Image檔的第2個分割區
3.Dst 指定當Ghost運作時,目的磁碟、分割區和Image檔的位置
(1). Copy-目的磁碟號碼,例:2代表第二顆硬碟
(2). Dump- Image檔名,例:F:\Gjun.gho
(3). Load-目的磁碟號碼,例:2代表第二顆硬碟
(4). PCopy-目的分割區號碼,例:2:2代表磁碟2的第2個分割區
(5). PDump- Image檔存放路徑加檔名,例:F:\Gjun.gho或1:4\Gjun.gho
(6). PLoad-目的分割區號碼,例:2:2代表磁碟2的第2個分割區
4. –sure這個指令可以讓Ghost不會送出最後確認是否要處理的提示訊息
5. –rb這個指令可以讓載入或複製動作完成後,系統會自動重新開機
-Chkimg檢查映像檔~
-Chkimg , 來源映像檔路徑
四、映像檔分割、壓縮和密碼保護
1. 分割映像檔
(1). –Split = 設定超過多少MB就分割
2. 壓縮映像檔
(1). -Z或-Z1為一般壓縮,相當於Fast
(2). –Z2為高度壓縮,相當於High
(3). -Z3~-Z9為其它倍率壓縮,數字越大代表壓縮率越高
3. 設定映像檔密碼保護
(1). –Pwd = 密碼設定值(沒有大小寫之分)
五、使用Ghost Explorer編輯映像檔
1. 還原映像檔中的資料
2. 新增檔案至映像檔中
3. 刪除映像檔中的資料
4. 重組映像檔
六、製作Ghost自動還原光碟
1. 必備檔案
(1). Io.sys、Msdos.sys、Command.com--DOS開機三大檔
(2). Autoexec.bat--開機自動執行批次檔
(3). Config.sys—系統組態檔,用來安裝DOS環境下週邊的驅動程式
(4). Mscdex.exe—DOS環境下光碟機的執行程式
(5). Oakcdrom.sys—光碟機的萬用驅動程式
(6). Ghost.exe—Ghost執行檔
2. 事前準備
(1). 製作一片內含DOS開機三大檔的磁片,並將所有檔案複製到磁片內
(2). 開啟Autoexec.bat,加入Mscdex.exer/D:CDROMr/L:Y這行指令
(3). 開啟Config.sys,加入Device = Oakcdrom.sysr/D:CDROM這行指令
(4). 開啟Autoexec.bat,加入Ghostr–Clone,Mode=Pload,Src=@CD:1,Dst=1:1
3. 製作還原光碟及回復
(1). 在DOS模式下輸入
Ghostr–z9r-rb
(2). 將BIOS的開機順序設定成光碟機開機,即可自動還原系統
訂閱:
文章 (Atom)